主页 > 财经 > 正文

尊重“场所精神”,让城市有机更新多添一份温暖

千禧年至今,中国的城市有机更新已经走了20多年。在我们没有察觉到的周围,经济发展、产业升级、城市变迁都成为了紧密相连的板块,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。 仲量联
2022-12-20 16:51 · 财界网 bd001   收藏
 

24小时要闻

千禧年至今,中国的城市有机更新已经走了20多年。在我们没有察觉到的周围,经济发展、产业升级、城市变迁都成为了紧密相连的板块,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。

仲量联行在研究多个城市发展后,认为一座城市有机更新的重点之一,是对“场所精神”的尊重,这应当贯穿于城市更新规划、设计、建设、运营全生命周期,在社会与经济效益两个维度繁衍集体记忆,延续场所精神;将历史记忆与生活方式结合,延续城市文脉,更能有效地焕活历史积淀,以“故”纳新,实现可持续的城市有机更新。

 

藏在城市有机更新里的“浪漫”——场所精神

“场所精神”源自于拉丁文genius loci,在1979年由挪威建筑学家舒尔茨正式提出,字面意思便是指当一个空间叠加社会、历史、文化意义,并有了人类活动之后,所拥有的超越建筑本身的整体气质;其中承载了原住民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羁绊,是在地性的体现。而优秀的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在“推陈出新”的过程中,不忘平衡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两者关系。

仲量联行认为,对“场所精神”的尊重应当贯穿于城市更新规划、设计、建设、运营全生命周期,在社会与经济效益两个维度繁衍集体记忆,延续场所精神;将历史记忆与生活方式结合,延续城市文脉,更能有效地焕活历史积淀,以“故”纳新,实现可持续的城市更新。

 

 

藏在城市有机更新里的“双刃剑”——网红化

伴随着新媒体的兴起,各行各业都诞生了自己的“网红”产品,城市有机更新也不例外;而城市更新作为焕新城市活力的重要驱动,,其空间内容,场景创新和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是“留住”客群的核心,同质化的建筑设计、“打卡点”等网红元素的复制无法成就可持续的运营模式。对此,仲量联行认为,城市有机更新项目的“网红化”是仅是一种营销手段,但如果期待项目长红,还需要寻找到可以推成出新的文化记忆点,形成项目独特的场所精神。

以上海新天地为例,从1996年上海卢湾区政府正式启动城市更新计划至今,它在一波又一波潮流风尚中屹立不倒。这样的“历久弥新”得益于新天地城市更新项目在街道、环境等多维度尊重原生文化,和城市的肌理文脉融为一体,也不断地强化内核并丰富外延。新天地的“打卡点”不仅是建筑,而是融合了金融、零售、专业服务与TMT四大业态优势而产生的“产业融合力”,也因此孕育并引领符合时代风貌的城市风尚,成为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的坐标,而非一时的“网红”地标。

 

仲量联行认为,城市有机更新应该是以内容为媒介,将人的情感、审美和时代精神通过设计、建筑和景观来传递,方能真正触达不同圈层、年龄的社群成员,构筑城市的活力内核。毕竟,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无论大小,都是一门有关“人的体验”的生意。

  • 上一篇:平安普惠邵阳分公司开展健步行公益活动
  • 下一篇:“新豪华主义”最新重磅车型 ——全新梅赛德斯-奔驰长轴距GLC SUV下线